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勇胜,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5年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聘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7月任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张昌民,汉族。国际沉积学会会员,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员,国际沉积地质学会会员,湖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面向油气、矿产等深部资源勘探需求,主要从事沉积学和石油地质教学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实现了储层描述地质理论创新,改变了储层建模缺少“中国芯”的被动局面,将储层沉积学理论技术拓展应用于勘探开发全过程,使...
教授
陈海燕,出生于1963年12月,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光纤基器件与系统、集成光学及微波光子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9项,主持过省级等教学研究项目3项,参与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2篇,其中SCI收录36篇、EI收录43篇。获得长江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安徽肥西人,博士,长江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油气田储层保护与非常规油气压裂液领域方面的知名专家,针对我国油气领域油气层保护评价方法与实验评价装备以及非常规油气大规模体积改造压裂液领域的重大需求,先后研制成功“渗透率梯度测试仪”、“高温高压动态损害评价仪”、“高温高压动态堵漏仪”以及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绿色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并且大规模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国家...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胡明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湖北省地质学会理事、湖北省石油学会理事、《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华南地质》等刊物编委、长江大学沉积盆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沉积学、油气储层地质和油气藏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中国东部陆相断陷湖盆储层沉积学、西部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和储层分布预测、南方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杜何为,男,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共产党员、“长江人才计划”杰出人才,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主持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IF5=8.1)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美国发...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孙利辉,女,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量子光学与信息光子学研究所负责人,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负责人。201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光学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9月-2015年12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史蒂文森理工学院访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教科研项目3项,长江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在《New J Physics》、《Phys. Rev. A》、《Opt. Expr...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罗明璋,男,汉族,湖北天门人,1978年10月生,现为长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电气信息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机电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油气储运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宁夏土木工程结构防震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江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博士,教授(专技二级),博士生导师,爱思唯尔2020、2021、2022、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全球学者库发布),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 (斯坦福大学联合Elsevier发布),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柑橘菌根生理和相关功能研究”负责人,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园艺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荆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长江大学...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米远祝,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橡塑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荆州市科技专家,《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60余种SCI期刊审稿专家。近年来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油田化学助剂研发、油气田危废处理及油水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企...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山东乐陵人,1984年生,国家优青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巴渝学者讲座教授,荣获第30届孙越崎能源青年科技奖,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及会评专家、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大专项及油田企业等课题40余项。以第1或通讯作者在《SPE J》、《Fuel》、《石油学报》、《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50多篇, ESI全球TOP...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副教授,全国执业兽医师,长江大学教学名师,长江大学教学动物医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动物疾病诊疗技术。主持厅局级项目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科学出版社出版《奶牛乳腺炎防治技术》专著1部。连续4年带领长江大学本科学生参加全国“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并取得团队一等奖、二等奖,长江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长江大学优秀共产党、长江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
教授 硕士生导师
高达,男,河南潢川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地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地科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兼任《沉积学报》期刊青年编委。在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价值引领—启发互动—能力培养—多元拓展—多维评价”的教学模式,取得多项教学竞赛奖励。指导多项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连续多年开展地学科普活动并取得广泛好评。 主要从事碳酸...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SPWLA会员,CCF会员。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石油地质专业,或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创建长江大学.MRTA磁共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致力于核磁共振(NMR)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包括基于NMR技术的地球深部信息探测方法、室内实验分析及相关的软件开发研究。 主讲课程:《大数据科学导论》、《数据可视化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测井软件开发与应用》、《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 参与国家油...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勇胜,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5年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聘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7月任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械工程博导、油气井工程博导;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石油矿场机械硕导。长江大学教学名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 1984年7月江汉石油学院矿机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任湖北省油气钻完井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机械工程学科首席负责人、湖北省科技...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简历: 陈旭,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从事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工作,包括: (1)地震构造解释、复杂圈闭评价与油藏描述研究 (2)叠前、叠后地震反演技术与应用研究 (3)多方法、多参数储层表征、裂缝预测与烃类检测研究 (4)非常规油气甜点综合预测研究 (5)地学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 研究生招生方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资源与环境专业 工作及教育经历: 2004年09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87年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微地震监测资料处理及定位方法方面相关研究,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青年人才项目)和1项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油田企业横向研究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Acta Geophy...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米远祝,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橡塑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荆州市科技专家,《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等60余种SCI期刊审稿专家。近年来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油田化学助剂研发、油气田危废处理及油水分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企...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孙长河,男,生于1991年5月,湖北随州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长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研究方向包括:先进声学器件(如超声换能器、声波测井换能器、水听器等)设计;MEMS传感器(如温度、压力、流量、超声等信息感知的微纳传感器)及微系统设计;检测电路及智能仪器设计;线性与非线性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环境微弱能量收集及自驱动智能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朱光有,男,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前寒武纪等方面研究工作。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发明协会会士、中国地质学会会士、中国石油集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金锤奖、孙越崎青年奖、中国...
博士生导师
陈宁生,男,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学科杰出人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昆仑英才杰出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应急管理部应急减灾专家,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泥石流、滑坡、山洪等山地灾害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中4项为重点基金,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4个,研究成果应用于樟木、天山天池、一带一路、雅下等重大减灾工程,效益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彬,男,1987年生,湖北公安人,博士,教授,现任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主要从事火成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基岩潜山油气勘探等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以火成岩作为 “岩石探针”,运用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和多元同位素体系示踪方法等来探究岩浆储库演化与火山喷发、板块俯冲-地幔柱作用、造山带蛇绿岩成因机制、大陆弧后盆地形成与演化等前沿问题,取得较多原创性成果与认识。还特别注重将岩石学、矿物学与地球化学最新...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湖北荆门人,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纵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主要从事油气田化学、石油化工和表面活性剂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化工热力学》、《石油炼制工程》以及《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工艺学》等专业课程。在低渗储层酸化压裂改造、高分子聚合物防蜡降凝、非常规石油的开采、新型驱油表面活性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在特超稠油的地层催化开采以及Gemini 表面活性剂...
郑嘉瑞,男,1996年1月生,山西翼城人,长江大学“学科菁英人才”特任教授。现在西澳大利亚大学进行访学。以第一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Horticulture Research、Molecular Horticulture、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园艺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担任Genomics communications期刊青年编委;BMC Plant Biology、BMC Genomic等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次生代谢调...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印森林,1983年生,湖北仙桃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地质所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工作;201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讲师 硕士生导师
王国保,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博士、博士后,River 期刊青年编委。近年来,聚焦国家“水土环境生态长效性保护”战略需求,主要从事微生物与微纳矿物材料互作、合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相关科研工作,相关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Microbiome、Water Research(Nature指数,2篇)和Geoderma 等环境生态权威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和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作为骨干参与...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SPWLA会员,CCF会员。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石油地质专业,或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创建长江大学.MRTA磁共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致力于核磁共振(NMR)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包括基于NMR技术的地球深部信息探测方法、室内实验分析及相关的软件开发研究。 主讲课程:《大数据科学导论》、《数据可视化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测井软件开发与应用》、《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 参与国家油...
副教授
讲师 硕士生导师
孙中恒,男,汉族,博士,山东枣庄人,特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学、源-汇系统、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等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Geology,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Geofluid和Energie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20及2021连续两年获得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全球助研金项目最高资助。目前关注研究方向为陆相盆地深时源汇系统,沉积盆地构造-...
讲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刘志雄,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6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台湾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花发育调控与园林植物种质创新、兰花栽培养护与繁育技术、农林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第九届、第十届湖北省植物学会理事,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专家委员,湖北省林学会园林花卉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国...
讲师
讲师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讲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张威威,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长江大学长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植物重要性状调控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副主编)。 实验室网址:http://yl.yangtzeu.edu.cn/...
讲师 硕士生导师
讲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男,汉族,1988年出生,河南商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北省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2011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自2014年任教以来,一直致力于教学及科研工作。 (1)在教学方面:主要担任本科生...
助理研究员
2025-04-01
2025-04-01
2025-03-27
2025-03-27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5
2025-03-14
2025-03-14
您是第位访客
CopyRight@长江大学 版权所有